Ph:0571--86992277
【“十三五”企业文化成果分享】传承“戒欺”,守正创新——转载自《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 》
2021-04-02

【“十三五”企业文化成果分享】传承“戒欺”,守正创新

1 (2).jpg

20.jpg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典范组织

       

       文化建设是落实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从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到十八大明确“建设文化强国”,再到十九大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文化建设已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医药行业与

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中医药文化浸润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对中医药事业高度重视,2019年10月,全国中医药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

发展的意见》,成为行业发展的强大动能。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文化必将发挥更加巨大的作用。作为中华老字号的杭州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始终把建设企业文化、提升品牌力量作为推动企业长久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做出重要指示,“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胡庆余堂创始于1874年,由清朝红顶商人胡雪岩创建,是我国现存历史悠久的传统中药企业之一,享有“江南药王”美誉,被认定为首批中华老字号,胡庆余堂中药文化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杭州胡庆余堂药业有限

公司现拥有国家批准生产的药品184只,保健食品9只,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诚信企业、浙江省守合同重信用3A级企业。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是国家级中药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多年来,公司传承以“戒欺”为核心的传统中医药文化,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将精益文化、绩效文化、创新文化、合规文化、安全文化、雁式团队文化等更好地结合起来,努力构建新时代胡庆余堂企业文化体系。



40.jpg

传承传统中医药文化

一、传承“戒欺”为核心的诚信经营文化。

       胡庆余堂是胡雪岩为实现“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秉着“是乃仁术”的理念开办的药局。正因如此,在胡庆余堂创建之初,胡雪岩亲笔写下“戒欺”牌匾,全文87个字,“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

万不可欺。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惟愿诸君心余之心,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不至欺余以欺世人。是则造福冥冥。谓诸君之善为余谋也可,谓诸君之善自为谋也亦可。” 从此,“戒欺”成为胡庆余堂企业文化的核心。

       胡庆余堂的戒欺牌匾挂在内堂,顾客并不能看到。戒欺牌匾是用于警示所有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必须诚信经营,不得弄虚作假,而且一直悬挂至今,从未摘下,因为这是企业的立业之本、文化之魂。每个新进员工都必须背诵全文。

       胡庆余堂的“戒欺”理念得到总书记的高度评价。2014年9月,总书记在一带一路的中亚南亚四国访问之行时引用“戒欺”二字,阐述企业走得远的真谛:“胡雪岩在他的胡庆余堂,当年挂着两个字‘戒欺’。要多予少取

,先予后取。不搞一锤子买卖,丁是丁,卯是卯,一件是一件。就是要这样的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品牌项目’。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近年来,企业把“戒欺”核心文化理念不断加以延伸和完善。在行政办公大楼、员工食堂、生产车间参观走廊等公共场所都设立了企业文化宣传栏,创新运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小视频等多种传播载体,多形式、多途径、

全方位的大力宣贯,形成企业倡导推动、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广大员工切实践行的企业文化建设新格局,激发员工的使命感、责任感、归属感。


二 、践行“采办务真、修制务精”的质量文化。

胡庆余堂历史上有不少真实的故事:

       胡庆余堂刚成立后不久,有位顾客来买一副药,他闻闻药味后,皱起了眉头,觉得不满意。此时刚好被胡雪岩看到,胡雪岩亲自向顾客道歉,并将药当众直接扔进香炉中焚毁,为顾客重新配药。这只大香炉一直在店堂中央,

得名“焚药炉”,凡是顾客不满意的药品,均投炉焚烧,另换新药。时至今日,还能在胡庆余堂国药号的大堂内见到此炉。

       再有“金铲银锅”制局方紫雪丹的故事。胡庆余堂的一副药“局方紫雪丹”,制作过程中,一开始用铜锅铲,但总是达不到要求,原因是在制作过程中,一些原料药性太活,高温炒制时遇到铜铁就会发生化学反应而影响质量。

要制造出好的紫雪丹,非用金铲银锅不可。胡雪岩耗黄金133克,白银1835克,打造“金铲银锅”,专为制作紫雪丹。该金铲银锅如今还保留在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内。

       这些真实的故事正体现出胡庆余堂“采办务真、修制务精”的精神,对待药品质量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这种精神传承至今。


三、弘扬报效祖国、为社会分忧的责任文化。

       胡雪岩是著名的红顶商人,为什么会有红顶商人这个称号,需要讲述一段胡雪岩的历史。

       1876年,为收复新疆,清朝的陕甘总督左宗棠挥师西进。因战火蔓延,瘟疫流行,西征士兵染病者众多,直接动摇了军心。在这种情况下,胡雪岩急国家之所急,在筹措大军各种后勤保障的同时,广邀江浙名医,研制药品

“辟瘟丹”送到左宗棠前线部队和陕、甘等省各藩属。左宗棠上疏称,“(胡雪岩)历年捐解陕甘各军营应验膏丹丸散及道地药材,凡西北备觅不出者,无不应时而至。”仅一年多时间,左宗棠就指挥西征大军收复了除伊犁以外

的新疆领土。1881年中俄两国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根据左宗棠的建议,清政府于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

       事后,左宗棠将胡雪岩的功绩上报朝廷,“(胡雪岩)实与前敌将领无殊”,奏请奖励。于是胡雪岩获赏布政使衔,二品文官顶戴,且“破格优奖,赏穿黄马褂”,于是成就了红顶商人的美名。

       这段历史,说明了胡庆余堂在创办之初,就有着为国为民、报效国家、以药助人、以药爱国的社会责任文化,且代代传承,从未改变。

       胡庆余堂创建后,江南一带曾瘟疫爆发,胡庆余堂“开仓济世”,将药品赠送给遇难民众。当库房清空时,胡雪岩下令赶紧继续免费赠药。乃至瘟疫平息后,各地索药者仍络绎不绝,胡庆余堂施医赠药达十年之久。

       近年,公司在搬迁后的新厂区恢复生产庆余辟瘟丹,并向浙江省援疆援藏干部和专业人才捐赠(庆余辟瘟丹就是当年胡雪岩送给左宗棠西征大军的药),助力他们在祖国边疆保护好身体,为援疆援藏事业做出更好的贡献。 

       1988年江浙沪一带爆发甲肝疫情,各地治疗和预防甲肝的中成药供不应求。胡庆余堂为满足当时患者需求,全力以赴加班加点赶制300万包板蓝根冲剂,光原料一项,胡庆余堂就亏损15万元。有人算过,只要每包冲剂提价5分

就能填平亏损,可胡庆余堂坚决没有这样做。

       2003年 “非典”全国肆虐,胡庆余堂门前挤满了人,纷纷抢购非典预防药。由于配方中的金银花等药材供不应求,供货价格飞涨。当时胡庆余堂董事长冯根生得知后,当即拍板“哪怕原料涨价100倍,也绝不提价一分”。

非典期间,胡庆余堂的预防药物未曾断货过一天,而疫情结束,胡庆余堂却亏损了50多万元。

       再说此次2020新冠疫情,来势凶猛。面对疫情,胡庆余堂同样责无旁贷,竭尽全力,捐款捐药。其中公司的安宫牛黄丸与强力枇杷露被列为浙江省储备药品种,我们更严格把控、有序复工、提高效率、保证生产的顺利恢复与

高效运行,努力为抗疫一线战士提供充足的“弹药”。


50.jpg

构建新时代胡庆余堂企业文化

一、导入先进科学、行之有效的精益文化

       近年来,公司导入精益六西格玛管理与GMP管理相融合的精益管理体系。通过精益人才的培养、精益工具的推广、TPM(即全员生产维护)理念导入、精益六西格玛项目的实践和改善等措施,大力支持精益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开展。

近几年,公司每年都有多个精益项目得到实施,使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保持较高水准,带动管理水平提升和精益理念全方位融入。通过精益管理的实施,在提高成品率、降低成本、缩短产品交付周期、检验结果准确率等方面都有大幅

改善。企业还在落实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方面实现了双达标。截至2019年,公司通过精益管理降本增效节约成本共约518万元,效果显著。通过精益文化的培育,一批人才脱颖而出。公司选拔其中的优秀人员组建了企业首支内训师

团队,为企业精益化管理的大幅度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


二、推进全员落实、追求卓越的绩效文化

       近年来,公司实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通过制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行动计划、开展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培训和宣传、开展管理成熟度的诊断和评价、有针对性地制定各项管理领域的改进行动计划等步骤,全员落实绩效文化。

公司高层亲自参与、定期跟踪,确保各个环节各个步骤得到有效实施。

       通过卓越绩效管理的推进,公司在提升产品质量,且在生产过程中建立了质量安全“一票否决制”。2019年,公司与农业农村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及杭州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面提高胡庆余堂中

医药全产业链的质量检验检测水平,进一步完善胡庆余堂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公司还将质量要求推进到供应商与经销商,与供应商、经销商签订质量要求协议,构建完整的质量风险控制体系。


三、坚持传统特色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创新文化

       胡庆余堂坚持走传统中药特色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新药;公司积极开展合作创新,与国内中药研究领域中的顶尖团队合作,与天津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浙江大学、浙江省食

药品检验研究院等开展产学研合作;深入开展产品的二次开发研究工作,成效显著。公司自上而下、全员参与到创新活动中。中药生产工艺从传统手工操作向现代化生产迁移过程中少不了创新和变革。例如中药丸剂的生产,分为

捏合、成形、干燥等诸多环节,工艺繁杂而多变,公司多部门各环节人员联合攻关创新,使胡庆余堂成为传统丸剂现代化生产的标杆企业之一。


四、构建技术引领、通力协作的雁式团队文化 

       公司开展领雁、鸿雁、箐雁、雏雁梯队式人才专项培训,启动“启航”项目发掘培养干部人才,通过人才自荐、第三方测评、高管评审等多角度选拔后备人才,并进行针对性培养。公司通过组织开展立功竞赛、技术比武、金点子

比赛和争创“优秀班组”等活动,不断提升员工素质和综合技能。

       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也是胡庆余堂矢志不渝、奋斗不懈的目标。我们将持续学习,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战略方向的指引下,学习行业内外的

各种先进科学、行之有效的文化建设方法与措施,不断尝试与探索,积极创新与实践,努力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60.jpg